倉儲的管理方法
這里提到的倉儲的管理方法主要是關于,庫存的控制。指標控制法,概括起來就是,用來考核倉庫經營管理工作質量高低,評價倉庫管理人員工作質量好壞得方法。指標包括,倉庫利用率指標,平均保管損失,商品損失損耗率指標,平均收發時間,收發貨錯率指標等等。通過設立標準指標評價這些指標是否到達要求。
ABC重點管理法,簡述就是,把倉儲貨物分為A,B,C類,遵循抓重點,照顧一般的原則。倉儲面臨的問題:盤點清查非常困難,而且難以確保準確性。 對于非重要的材料,比如低值易耗品,可能影響還不大,但對于重點材料,例如產品關鍵部件,如果計數錯誤,卻可能導致缺料,生產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,進而不能滿足市場需求,喪失市場機會,失去客戶。第二,存量控制困難。重要材料的存量應該作為重點監控,確保不斷料又不積壓,非重要材料由于其重要性不高和資金占用量小,則可以按一定的估計量備貨。如果實行一把抓式的管理,就可能將目光集中在大量非重要材料上,而疏忽了對重要材料的控制。
有一句俗話,是“撿了芝麻,丟了西瓜”,面對眾多的問題,如果進行ABC分類,然后處理主要問題,次要的和不重要的問題常常也會迎刃而解。CVA庫存管理法,ABC分類并不令人滿意,因為C類物資往往得不到因有的重視.例如,經銷鞋的企業會把鞋帶列入C類物資,但是如果鞋帶短缺將會嚴重影響到鞋的銷售.一家汽車制造廠商會把螺絲列如C類物資,但缺少一個螺絲往往會導致整個生產鏈的停工.因此有些企業采用關鍵因素分析法,Critical Value Analysis 簡寫CVA。
CVA的基本思想是把存貨按照其關鍵性分為3~5類:
1.最高優先級 這是經營的關鍵性物資不允許缺貨;
2.較高優先級 這是指經營活動小的基礎物資,但允許偶爾缺貨;
3.中等優先級 這多屬于比較重要的物資,允許合理范圍內缺貨;
4.較低優先級 經營中需用這些物資,但可替代性高,允許缺貨 。
CVA管理法比起ABC分類法來有著更強的目的性。 通過一些管理上的方法,可以使對倉儲的控制更加有效。